作為一個印企廠長,其管理有三大核心內容。一是思路,調動調動員工積極性、共享工廠發展成果;二是方式,改變工廠運作模式,本質上提高工廠綜合能力;三是目的,建立規范、有效的管理體系,創造一流產品質量。 本文整理了一些管理思路,供大家參考。 01 人員管理方面 1.把合適的人配置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; 2.引導新成員盡快融入團隊; 3.培訓成員適應新的工作崗位; 4.提高每位成員的工作績效; 5.爭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,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; 6.解釋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; 7.控制勞動力成本; 8.開發每位成員的工作技能; 9.創造并維持部門內成員的士氣; 10.保護成員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質環境。 02 質量管控方面 1.所有員工要有質量第一的意識。這是質量管理的基礎,并且有制造者是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。 2.完善和落實“三檢”制度。做好“三檢”制度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還能提高效率,還可以減少品管人員的配備甚至不用配備。 3.加強員工質量意識的培訓。要讓生產制造者在生產制造時及時發現不良情況及時解決,而不是在出現問題后才發現再解決。 4.落實質量責任制。通過對責任制的明確和落實,讓員工知道自己的的責任和義務,樹立質量責任的意識,提高工作的主動性;及時做到有獎有罰。 03 成本控制方面 1.產品設計 制定正、準確的BOMl選用標準化、通用性的零件l選用性價比高的零件。 2.合同簽訂 與客戶簽訂符合法規的合同。 3.材料采購 選用合格供應商,并不定期對其考核l交貨和質量的可靠性,不提前、不缺貨、不壓庫的與生產同步采購物料l分期、延緩與供應商結算貨款。 成本控制有以下要點: 標準工時制定: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工時。 標準化工作:統計、計量的標準化。 統一質量標準:減少等待和協調的浪費。 統一統計方法:明確數據的采集方法、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。 提高一次通過率:減少返工、重工、不做無用功。 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:增加培訓、技能比賽、達到一定水平提高薪酬等。 控制部門預算,并逐步減少預算。 包裝:避免過度包裝,盡量多批少量的包裝。 儲存:不多不少,不遲不早地入庫;一年以上不動用的呆料盡快處理掉。 04 生產基本要素準備考慮方面 1.人員 是否遵守作業標準,是否有明顯的作業過失? 工作能力是否充分發揮,是否適合該工作? 是否有足夠的經驗,還需要哪些培訓? 責任心怎么樣,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嗎? 人際關系怎么樣,工作熱情是否高?
|